起訴離婚一審多久開始

  現在選擇訴訟離婚的夫妻有很多,根據案情的實際情況,可能會要經過一審和二審兩次開庭才能完成離婚,一般二次起訴要在一審的6個月之后才能夠提起。很多人在第一次進行起訴之后,比較關注開庭時間,實際上,法院開庭是要按照一定的流程來的,那么起訴離婚一審多久開始?承業(yè)律師事務所小編整理了以下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起訴離婚一審多久開始

  法律沒有明確規(guī)定,實踐中也有長有短,但通常程序是:

  從您向法院遞交起訴狀那天起,法院必須在7日內決定立案或不立案。一般只要你起訴狀上寫明原被告、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屬于該法院管轄,法院就會立案。

  立案之日起5日內,法院將您的起訴狀副本發(fā)送被告,被告必須在收到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不答辯的不影響審理。開庭前,會提前3日通知你們。這期間,如果對方申請延期審理,或法院認為有必要追加必要共同訴訟當事人等,都會影響最終開庭的時間。

  相關知識:

  1、提供結婚登記證書。一方下落不明,對方要求離婚的,應提供下落不明一方出走時間、親友不知其下落的證明材料。未辦理登記手續(xù)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的,一方提出離婚,應提供同居時的年齡、未登記的原因的證明材料。

  2、提供婚姻基礎狀況的證人證言或其他有關證明材料。是自由戀愛,還是包辦婚姻或買賣婚姻。訂婚期間有無波折,是初婚還是再婚。

  3、如女方已懷孕,應說明懷孕日期,并提供醫(yī)院出具的診斷證明書。

  4、提供雙方婚前個人財產、夫妻共同財產或家庭其他成員財產的清單。對有爭議的財產應提供該財產的來源,取得的時間等證明材料,如發(fā)票等。

  5、提供婚后感情的證據材料,婚后感情是好是壞還是一般,是否分居及分居的時間、原因等證明材料。

  6、提供引起離婚主要原因的證明材料和證人線索。如一方有生理缺陷、精神病應提供縣級以上醫(yī)院、精神病院的診斷證明書,患病的具體時間。如一方因違法犯罪被判刑或勞教要求離婚的,應提供法院的判決書、勞改地點。如一方因第三者插足引起離婚的,應提供第三者的姓名、單位、住址等有關證明材料。

  7、提供子女人數及姓名、性別、出生時間、是婚生、非婚生還是收養(yǎng)或繼子女的證明材料、子女的健康狀況,成年子女無獨立生活能力的證明材料。

  8、提供雙方經濟收入支出情況的證明材料,有無其他負擔、有無債權債務的證明材料,如有債權或債務應提供借據、債務人或債權人的姓名、住址或工作單位等證明材料。如有存款,應提供儲蓄所的名稱、開戶日期、帳號、存款金額等。

  9、提供住房情況的證明材料。公房的應提供房屋產權單位的名稱,私房還應提供房屋產權證書。

起訴離婚一審多久開始

  二、起訴離婚一審駁回怎么處理

  1、一審法院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判決不離婚的,原告不服可以在法院送達該判決書第二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2、如果一審法院判決后在上訴期內沒有上訴,則判決書生效后不能再上訴,如果想離婚,則需要待判決書生效后六個月再行起訴離婚。如果原告在此期間內上訴至上一級法院了,二審法院仍然判決維持原判決,不予離婚,那么也需要等該判決書生效之后六個月后才能再行起訴離婚。

  3、凡判決不準離婚的離婚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6個月內不得重新起訴離婚,被告則不受上述期間的限制。實踐中,因一方堅決不同意離婚而又沒有法定判決離婚的情形時,原告往往需要等待6個月提起第二次的離婚訴訟。第二次起訴法院一般情況下應當判離。

  三、起訴離婚財產分配

  1、男女平等原則。該原則體現在離婚財產分割上,就是夫妻雙方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財產的權利,平等地承擔共同債務的義務。

  2、照顧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則。這里的“照顧”,既可以在財產份額上給予女方適當多分,也可以在財產種類上將某項生活特別需要的財產,比如住房,分配給女方。同時,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要特別注意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財產權益。未成年人的合法財產不能列入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3、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則。在對共同財產中的生活資料進行分割時,要盡量滿足個人從事專業(yè)或職業(yè)需要,以發(fā)揮物的使用價值。

  4、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在共同生活中消耗、毀損、滅失的,另一方不予補償。符合夫妻關系和婚姻生活本質的要求,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以上就是承業(yè)律師事務所小編為您介紹的關于起訴離婚一審多久開始等知識,綜上所述,對于起訴離婚的一審要多久,法律上并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一般情況下,法院在接到起訴狀7日內決定立案或不立案,對于開庭日期,法院會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雙方。大家如果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歡迎咨詢承業(yè)律師事務所,我們會有專業(yè)的律師為您提供幫助。

標簽:

刑事辯護中心 侵權法律中心
婚姻家事中心
執(zhí)行保全中心 財稅法律中心 醫(yī)事法律中心
訴訟服務中心 企業(yè)法律中心 承業(yè)風采風貌
承業(yè)新聞資訊 承業(yè)普法欄目
更多立即咨詢?
返回頂部

遇到問題?請給我們留言

1531009455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