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假房本過戶案引爆交易隱患 政府審核漏洞需要多方填補
房客做假房本和委托書賣掉房東的房———
在二手房買賣的過程中,買房人要面臨一定的交易風險,房屋產權證的真偽、對方身份的真假、委托是否有效,買房的時候對這些如果疏忽大意,以后可能會有大麻煩。最近在宣武區發生了一個案例,二房東假造產權證明騙過管理部門將房屋賣出。這件事再一次為買房人敲響了警鐘,究竟在買房中面臨著多大的交易風險,目前的二手房市場中存在的交易風險問題究竟出在哪里,怎樣才能買到放心房,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專家和有關管理部門。
■幾十萬換來一張廢紙
最近宣武區法院的一張判決書使孫先生用幾十萬元買來的二手房的產權證成為一紙空文。今年2月,孫先生用辛苦多年的積蓄從一位自稱郭某的人手中買了一套二手房,房屋產權過戶手續辦理完畢后,拿到產權證的孫先生付了房款。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真正的房主郭某卻將發證機關告上了法庭,直到此時他才知道原來賣給自己房子的自稱郭某的人只是這個房子的租戶,二房東用偽造的房產證、身份證、委托書等騙過了發證機關。日前法院已經依法判決孫先生的那張今年2月22日由市建委核發的第35690號產權證作廢,這樣一來,孫先生成了這個事件的最大受害者,房產證作廢了,幾十萬元的經濟損失在判決中卻沒有涉及。
■二手市場風險不小
有關部門對于二手房的交易程序越來越簡化,但是孫先生的這個案例也提醒買房人,在二手房交易中,防范交易風險絕不能大意。
記者在宣武區國土房管局服務大廳看到,放在門口醒目位置的一張公告指出,近期發生的假房產證、假房屋登記證很多,提醒老百姓不要將自己的證件和復印件隨意交給他人。房屋交易大廳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遇到這類情況不少,作為審核機關,只能是憑借經驗和責任心,但是這種情況并不能杜絕。
北京市建委的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假產權證的情況確實存在,而且他表示,除了現在已經查出的案件,還會有政府尚未掌握的數據?他還指出,現在為了節約交易成本,不再強制要求進行委托書公證,這對于政府來說加大了審核的難度,也加大了買房人的風險。
■政府審核漏洞需要多方填補
孫先生的這個案例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除去對于孫先生所遭遇的損失的同情之外,也對政府部門的審核機制提出了質疑。在宣武區產權交易大廳,記者以產權人的身份向咨詢臺咨詢了相關業務的程序,僅僅從程序上來看,還是非常嚴密的。記者又詢問工作人員對于房產證的真假有什么預防措施?工作人員說,一旦出了問題全部由房管部門來承擔責任。
對于剛剛敗訴的這個官司,很多政府部門似乎都不愿過多提及,宣武區房管局拒絕了記者的采訪,而北京市建委的相關負責人則一再表示,現在都只盯住政府審核的漏洞,其實騙子也在利用這些制度漏洞做文章。政府現在也要面臨這種制度性問題的事實,完全避免這類事件發生對于政府來說目前還很困難。他認為目前要預防這類事件的發生,或者要求買賣雙方必須到場,或者恢復要求委托人必須出具公證書。
政府部門審核中的漏洞,有的是由于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問題,有的也和體制尚未完善有關,操作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但是作為買房人,難道就成了這當中的犧牲品嗎?有關專家認為,針對目前存在的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公證部門、銀行和稅務機關的審核從一定程度上彌補政府審核中存在的漏洞。
《公證條例》中并沒有對房屋轉讓作出強制公證的要求。
當然,從根本上降低二手房交易風險,還是應當從體制上完善審核制度,讓那些心存僥幸的騙子沒有機會得逞。
■專家支招
如何識別真假房本
面對交易中的風險,雖然政府的房管部門對房主或者委托人真實性進行審查,但是作為買房人,又有什么樣的防范措施呢?專家對此作了介紹。
據了解,現在有兩大版本的房產證,一種是2000年以前發放的普通版房產證,另一種是2000年以后的新版房產證。由于2004年以后建委接過房產證大印,所以新版房產證又分為國土資源局發放和北京市建委發放兩種情況。房產證其實像人民幣一樣,由印鈔廠統一印刷,過程要求嚴格,仿造并不是非常容易。針對房產證的防偽標志,陽光康橋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楠先生向記者傳授了幾招,在這里跟您一起分享。
胡先生介紹說,房產證印刷使用的紙張并不是一般的紙張,所以房產證內頁的紙張在光下可以看到樓房樣子的水櫻打開房產證,封二有花形的圖案,真房產證在花芯處藏有一個雙線小花,而假房產證模糊不清。在房產證首頁,邊框也藏有玄機。上框的小菱形圖案是鏤空的,菱形格下面有一行由萎縮字母組成的細線,肉眼看來是一條虛線,而下框的菱形圖案中間也能看到字母。另外如果是市建委發放的房產證,最后一頁軟紙和封底的硬紙相連處的浮雕字“房屋所有權證”六個字是可以連起來讀的,而假房產證兩頁是不連貫的。胡先生還介紹了一招,或許連發證機關都沒有注意,他說,房產證裝訂使用的線在熒光燈下會發出藍色的光,而仿造者用一般的棉線在熒光燈下不會有這種現象。
如何識別賣主的真實身份
有了辨別真假房產證的慧眼還遠遠不夠,專家提醒買房人,在交易過程中,一定要確認對方身份的真實性或者委托權利的合法性。
首先,買房人如果要通過中介公司,一定要到正規的中介公司。作為買房人,應該要求中介公司對賣主的真實性進行確認。如果不通過中介公司,雙方一定要先到房地局核實。買賣雙方應當共同到所屬房產管理部門查檔,確定房子的所有人沒有問題,賣房人享有完整處置權。
北京興業安居房地產經紀公司總經理趙東炎指出,往往出現問題都是針對交易環節中的漏洞,所以他指出,買房人一定要在交易中關注賣房人對房子是否有完整處置權。
買房時盡量見到房主本人,對于對方的房產證、身份證、戶口本等證件要仔細核查。如果不是本人,一定要看到委托公證書。專家強調說,現在政府不強制要求進行委托公證,但是作為買房人,如果想要降低風險,最好還是看到公證書。
在交易過戶環節上,買房人也要多加防范。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拿到房產證之前,絕不能將全款都交給賣方,例如可以先付30%的定金。專家還提醒買房人,在交款之前,應當與對方作相應的約定,避免買了產權不清或者存在糾紛的房子,為日后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假房本過戶案引爆交易隱患 政府審核漏洞需要多方填補